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一期“研读经典·书香马院”读书交流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5-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以文”重要要求,拓展学院教职工学习交流载体,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在校工会支持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结合实际,举办第一期“研读经典·书香马院”读书交流活动。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英出席会议,高惠兰老师参加交流活动。会议由马院工会委员张钰颖主持,我院班子全体成员、工会委员和教师代表参加。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主席韩晓捷介绍了学院“职工书屋”建设情况。她首先感谢学校工会对马院“职工书屋”建设的大力支持,马院分工会将根据市总工会和学校工会要求,努力建成高品质“职工书屋”,为教职工营造广泛阅读、经典研读、分享交流的浓厚书香氛围,为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夯实理论基础,更好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搭建平台。

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赵丽清教授汇报了在党支部和教研室内成立读书小组以及相关活动开展情况。她谈到,通过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组织教师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教师能准确把握理论精髓,将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和强大的团队凝聚力。

概论教研室王军杰教授从四方面分享了读书方法。第一,广大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优化知识结构;第二,思政课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学促教、以学促研,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第三,原汁原味品读经典,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实现知、信、行相统一。第四,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和视野,勤于学、敏于思,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基础教研室王炜副教授结合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谈了心得体会。她谈到,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插队期间,锤炼理想信念,厚植人民情怀,铸就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初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将书中蕴含的人民至上、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精神融入教学,通过案例解析、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领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意,推动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华章。

概论教研室张振老师分享研读经典著作《马克思传》的收获。他谈到,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懈努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追求真理的精神,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以马克思为榜样,追寻真理之光,感悟思想伟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

纲要教研室张少春老师分享了研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一书的收获感悟。他谈到,思政课之“理直气壮”在于根植时代使命与理论底气;思政课之“建设规律”在于守正创新与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师之“角色担当”在于以人格魅力点燃信仰之光。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着力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不断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原理教研室宋建钢老师分享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谈到,通过研读这本书,深刻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革命性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以实践为导向,引导学生将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打破课堂与生活的壁垒;用辩证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思政教育真正扎根现实,助力学生成长为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李大凯院长向大家推荐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近日向全球发布的《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这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主线,围绕“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与生动实践、“第二个结合”理论的历史根脉与创新创造、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与推进方略、“第二个结合”的世界意义及时代启示4个部分展开深入论述。李院长指出,这本书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第二个结合”为方向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帮助很大。

最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英讲话。她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职工书屋”的建设成效,号召全体教职工要以“职工书屋”建设为平台扩展思想政治引领的渠道和载体,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结合专业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职工书屋建设,并表示校工会将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工会共同做好“职工书屋”,作为落实学校下基层、了解倾听基层工会工作要求的有力举措。其次,王英主席强调读书要读经典,在经典中借鉴智慧,提升广大教职工的理论素养,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读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建议将阅读经典作为一种习惯融入到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最后,王英主席带领老师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健康产业园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华园